干红葡萄酒
大兴地的专注

和爱的人干杯
热烈祝贺弥勒市葡萄产业协会成立
来源: | 作者:夏树蓬 | 发布时间: 229天前 | 465 次浏览 | 分享到:
弥勒一新协会成立!事关这个10万亩产业

弥勒一新协会成立!事关这个10万亩产业

弥勒广播电视台 弥勒市融媒体中心 2024-04-03 15:08 

图片

图片

 ▽以下是正文




3月29日,弥勒市葡萄产业协会第一届第一次会员大会召开,弥勒市葡萄产业协会正式成立。


协会的成立,标志着弥勒葡萄产业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必将影响和带动弥勒葡萄产业的转型升级。


弥勒葡萄产业协会基本信息



3月29日,弥勒市葡萄产业协会第一届第一次会员大会召开。会议选举产生了弥勒市葡萄产业协会理事会理事和监事,选举产生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副秘书长。


弥勒市葡萄产业协会位于弥勒市东风农场社区管理委员会公共租赁住房一楼商铺。

图片



葡萄协会第一届组成人员名单:


蔡建林   弥勒市葡萄产业协会会长


郭兴柱   弥勒市葡萄产业协会副会长


杨保云   弥勒市葡萄产业协会副会长


夏树蓬   弥勒市葡萄产业协会副会长


李  唐   弥勒市葡萄产业协会副会长


万保福   弥勒市葡萄产业协会副会长


李云飞   弥勒市葡萄产业协会秘书长


王有良   弥勒市葡萄产业协会副秘书长


张智勇   弥勒市葡萄产业协会监事长


储丽萍   弥勒市葡萄产业协会监事


陈行家   弥勒市葡萄产业协会监事


陆亚红   弥勒市葡萄产业协会理事


刘伊凯   弥勒市葡萄产业协会理事


鲁云萍   弥勒市葡萄产业协会会计


朱云珠   弥勒市葡萄产业协会出纳


弥勒市葡萄产业协会共有会员89人,其中:单位会员37人,由社区、合作社、酒庄、酒企、东风公司和东风韵组成;个人会员52人,均由东风各大种植户组成。

图片



葡萄产业协会的功能职责:


葡萄种植、葡萄酒生产及葡萄相关产业知识培训服务。


开展与国内外同行业交流活动,组织技术交流、技术引进和经济合作。


组织交流、宣传本行业经营管理和体制改革方面的先进经验。


组织产品评级、评优,管理创新评比等活动。


组织产供销,产学研交流互动,建立葡萄产品产销交流平台,促进行业素质的提高、促进云南弥勒葡萄产业的竞争力等。


弥勒葡萄产业,未来可期


近年来,在东风葡萄带动下,弥勒葡萄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并正式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葡萄产业成为弥勒市首个10万亩水果产业,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相对丰富的产品线、相对规模的生产产能、相对有影响力的产区、相对优势的产业技术支撑、相对有竞争力的品牌等。 


弥勒市葡萄产业协会的成立,将充分发挥弥勒葡萄产业发展的五大优势,着力破解制约葡萄产业发展“散、弱、小”等问题,促进葡萄产业发展壮大。


一、栽培历史最悠久


图片

弥勒葡萄种植最早从1965年引种水晶、红玫瑰等品种到东风开始栽培试验。


逐渐形成弥勒葡萄的核心种植区,后期种植区域也从传统的东风,辐射至新哨、弥阳、虹溪、竹园、朋普等乡镇(街道)。


葡萄产业已成为东风发展的主导产业,目前东风辖区葡萄种植3.29万亩,共有葡萄酒加工企业及小酒坊26家。


二、葡萄品类最齐全


图片

经过多年发展,东风葡萄品类形成了以水晶、玫瑰蜜、茉莉香等兼用型葡萄(既可鲜食,也可酿酒)


早黑密、阳光玫瑰、妮娜皇后等鲜食主打品种不断发展。


同时,小规模种植了云中舞、马瑟兰等兼用酿酒葡萄,各酒庄均生产有葡萄果汁、葡萄红酒、葡萄烈酒等多个品类。


三、产业融合最完整


图片

在葡萄种植与葡萄加工双向良性互动发展的引领下,形成以葡萄观光大道为主轴,以云南红酒庄、东风庄园、龙缘酒庄为特色的葡萄旅游观光带,葡萄入园采摘体验、酒庄品酒购物已成为弥勒旅游的一大特色。


图片

形成“三产带二产促一产”的发展新格局。2023年 “东风韵”小镇接待游客110.92万余人次,营业收入1.504亿元,首次突破亿元大关。


伴随着“东风韵”小镇人气的不断增长和门吉庄园一二三产融合示范项目落地实施,东风片区“三产”融合发展的空间将越来越大,潜力将越来越强。


四、品种优势最明显


图片

东风水晶葡萄果香清新,甜而不腻,在众多葡萄品种中具有极高辨识度,在全国也是唯一,是酿造高品质干白葡萄酒、葡萄烈酒及葡萄果汁的优质原料。


五、区位条件最优越


图片

东风距市区11公里,葡萄观光大道、东风大道、机场路直达东风。


图片

泸弥高速、石蒙高速从东风境内穿过,云桂高铁、弥蒙高铁在东风普龙交汇设立弥勒站。


图片

弥勒东风机场实现通航,高速、高铁、航空综合立体交通加速形成,可为葡萄产品销售带来极佳的引流效应。


图片

祝贺弥勒市葡萄产业协会成立

弥勒葡萄产业发展,未来可期!



总编/杨锐

编/张云龙

值班编辑/孔德云

记者/马云 周健(通讯员)

记者编排/杨晨曦